30%以上。
10万元,期限为6个月。按照平台规定,每月利息为3万元,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6%。尽管小王深知高额利息的负担,但在急需用钱的情况下,他还是选择了这种方式。
1.电话骚扰:贷款机构工作人员不分昼夜地给借款人打电话,甚至拨打借款人亲朋好友的电话,让借款人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2.短信威胁:贷款机构通过短信发送恐吓信息,如“欠款不还,就等着坐牢吧!”等,企图让借款人屈服。
3.上门催收:部分贷款机构雇佣社会人员上门催收,甚至采取暴力手段,如殴打、恐吓等,让借款人陷入极度恐慌。
5万元,期限为3个月。由于无力还款,贷款机构开始采取暴力催收手段。在一个月内,小李的亲朋好友都收到了来自贷款机构的恐吓短信,甚至有社会人员上门恐吓她。在巨大的压力下,小李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钱还款。
1.加强贷款行业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贷款行业的监管力度,规范贷款利率、期限、还款方式等,遏制高利贷行为。
2.提高借款人风险意识:借款人在申请贷款时,要充分了解贷款利率、还款方式等信息,避免陷入高利贷陷阱。
3.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: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,对贷款机构实施信用评级,提高贷款机构的自律意识。
4.倡导理性消费: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,避免盲目追求高消费,以免陷入债务危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