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恶意骚扰:催收人员频繁打电话、发短信,甚至威胁恐吓消费者。
2. 乱收费:催收过程中,平台收取高额滞纳金、服务费等费用。
3. 信息泄露: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,遭受不法分子骚扰。
1. 心理压力:消费者在遭受恶意骚扰、威胁恐吓的情况下,心理压力巨大,甚至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。
2. 社会矛盾:违规催收可能导致社会矛盾激化,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。
3. 金融市场风险:不法平台通过违规催收获取非法利益,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。
1. 保留证据:收集催收过程中的电话录音、短信、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。
2. 告知平台:向平台投诉,要求其停止违规催收行为。
3. 依法维权:如果平台拒绝整改,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1. 加大执法力度:对违规催收行为进行严厉打击,依法处罚。
2. 完善法规: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,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。
3. 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:加强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