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,某消费者在“开心钱包”平台上借款,由于逾期未还,遭遇了该平台的违规催收。催收人员采取电话轰炸、短信骚扰、威胁恐吓等手段,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。事件曝光后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。
1.电话轰炸:催收人员频繁拨打借款人电话,甚至白天黑夜不间断,导致借款人不堪其扰。
2.短信骚扰:催收人员通过发送大量短信,内容涉及侮辱、恐吓等,严重侵犯借款人隐私。
3.威胁恐吓:催收人员以暴力、恐吓等手段,逼迫借款人还款,甚至威胁借款人家人。
1.收集证据:保存好与催收人员沟通的录音、短信、通话记录等证据,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持。
2.向平台投诉:将违规催收情况向“开心钱包”平台投诉,要求其停止违规行为。
3.寻求法律援助:如平台不作为,消费者可寻求法律援助,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。
4.向监管部门举报:将违规催收情况向相关监管部门举报,促使监管部门介入调查。
1.加强监管: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力度,规范行业秩序。
2.完善法律法规: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,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,明确各方责任。
3.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:通过宣传教育,提高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,增强维权意识。
4.加强行业自律:互联网金融企业应自觉遵守行业规范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