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高额利息
12%,看似合理。,在实际操作中,信用家通过收取各种费用,如服务费、管理费等,使得实际年化利率远超12%。以借款1万元为例,借款期限为3个月,用户需支付利息共计3000元,实际年化利率高达40%。
2. 隐瞒逾期费用
1万元为例,逾期一天,用户需支付100元逾期费用,相当于日利率0.1%。
1. 乱打电话、发短信
2. 威胁恐吓
3. 转包催收
1万元,用于购买手机。由于工作原因,小王无法按时还款。在逾期后的第二天,信用家的催收人员开始频繁打电话、发短信骚扰他,甚至威胁要曝光他的个人信息。在承受不住压力的情况下,小王不得不向亲朋好友借款还款,但仍然无法摆脱信用家的催收。
1. 提高警惕,理性借款
2. 保留证据,依法维权
3. 加强监管,规范市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