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虚假宣传:通过夸大产品收益、隐瞒实际利率等手段,误导消费者。
2. 不平等合同:合同条款中存在诸多不公平、不合理的条款,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往往难以察觉。
3. 高额利息:利息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,甚至达到年化利率几百倍。
4. 暗箱操作:贷款过程中,贷款公司会通过各种手段隐瞒真实利率,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背负巨额债务。
30%。在高额利息的压力下,张先生的生活陷入了困境。为了偿还债务,他不得不辞去工作,四处奔波,甚至开始借高利贷来填补窟窿。
1. 提高金融素养:了解金融知识,学会辨别金融产品,避免被虚假宣传误导。
2. 仔细阅读合同:在签订合同前,仔细阅读合同条款,特别是关于利率、还款方式等内容。
3.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: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金融机构,避免陷入非法金融产品的陷阱。
4. 增强法律意识: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