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万元。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,小张并未发现任何异常。,当他拿到借款时,却发现实际到手的金额只有4.5万元。原来,在借款过程中,借贷平台以“砍头息”的名义,提前扣除了5000元的利息。
30%,远远超过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。这意味着,他每个月需要偿还的金额远高于预期。
1. 债务陷阱:高利贷、砍头息使得借款人还款压力巨大,一旦无法偿还,就可能陷入债务陷阱,甚至引发家庭破裂。
2. 信用危机:借款人为了偿还高利贷,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,如恶意透支信用卡、隐瞒债务等,导致信用危机。
3. 社会问题:高利贷、砍头息现象严重,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,甚至引发暴力讨债事件。
1. 提高金融素养:借款人应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,了解各种借贷产品的利率、还款方式等信息,避免盲目借贷。
2. 选择正规金融机构:借款人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,避免陷入高利贷、砍头息的陷阱。
3. 加强监管:政府应加强对借贷市场的监管,严厉打击高利贷、砍头息等违法行为。
4. 倡导理性借贷:社会各界应共同倡导理性借贷,让更多人意识到高利贷、砍头息的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