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催收不规范:部分催收人员采取恐吓、辱骂等手段进行催收,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以小王为例,他在还款逾期后,催收人员不仅频繁电话催收,还对其进行了言语侮辱,导致其心理压力巨大。
2. 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:在催收过程中,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,导致消费者在面临催收压力时,无法得到有效救济。
1. 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,规范催收行为。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催收管理制度,明确催收人员的职责和行为规范,确保催收过程合法、合规。
2. 催收人员应提高职业素养,尊重消费者权益。催收人员在催收过程中,应充分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情况,避免采取过激手段,尊重消费者的人格尊严。
3.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,构建和谐金融环境。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,建立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,为消费者提供有效救济渠道。
4. 消费者应增强风险意识,理性消费。消费者在办理分期付款业务时,应充分了解相关条款,合理规划还款计划,避免因过度消费而陷入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