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虚假优惠:不法商家利用虚假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点击链接,然后引导消费者到贷款平台或赌博网站,从而骗取消费者个人信息和财产。
2.虚假商品:不法商家在网络上发布虚假商品信息,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购买,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或发货的商品与描述不符。
3.钓鱼网站:不法分子制作与正规网站相似的钓鱼网站,诱骗消费者输入个人信息,如银行卡号、密码等,从而盗取消费者财产。
4.虚假客服:不法分子冒充正规商家客服,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,从而骗取消费者财产。
1.提高警惕:在享受网络购物便利的同时,要提高警惕,不要轻信虚假优惠和低价商品。
2.核实信息:在购买商品或服务前,要仔细核实商家信息,如商家资质、联系方式等。
3.保护个人信息: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,如银行卡号、密码等,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。
4.选择正规平台:尽量在正规电商平台购物,避免在陌生网站购物。
5.学会维权:如果发现自己上当受骗,要及时报警,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