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利益驱动:催收公司作为第三方机构,其收入与催收效果挂钩。为了提高业绩,部分催收人员采取极端手段,以获取更多利益。
2. 法律法规缺失:目前,我国尚未出台针对暴力催收的明确法律法规,导致部分催收人员有恃无恐。
3. 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:部分消费者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由于缺乏维权意识,选择忍气吞声,助长了暴力催收的嚣张气焰。
1. 消费者应提高警惕:在办理分期付款业务时,消费者应充分了解还款期限、逾期利率等相关信息,避免因疏忽导致逾期。
2.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:政府应尽快出台针对暴力催收的法律法规,加大对违法催收行为的打击力度。
3. 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:金融机构和催收公司应建立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,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投诉渠道。
1. 金融机构应加强风险管理:金融机构在开展分期付款业务时,应加强风险管理,降低逾期率。
2. 催收公司应规范行为:催收公司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,规范催收行为,避免暴力催收。
3. 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:消费者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应勇敢维权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