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利益驱动:逾期催收是金融机构、电商平台等盈利手段之一。部分平台为了追求短期利益,不惜采取暴力催收手段,对逾期用户进行恐吓,以尽快收回欠款。
2. 法律法规缺失:目前,我国关于暴力催收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导致暴力催收现象时有发生。
3. 用户维权意识薄弱:部分用户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因害怕报复,选择忍气吞声,导致暴力催收现象愈演愈烈。
1. 侵犯个人权益:暴力催收严重侵犯了逾期用户的个人权益,如隐私权、名誉权等。
2. 社会风气恶化:暴力催收现象的存在,导致社会风气恶化,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。
3. 维权成本高昂:逾期用户在维权过程中,不仅要承受心理压力,还要承担高昂的维权成本。
1. 提高法律意识: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,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提高自身维权意识。
2. 保存证据: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要及时保存相关证据,如通话录音、短信等,为维权提供有力支持。
3. 联合维权:逾期用户可以联合起来,共同对抗暴力催收,形成合力。
4. 寻求法律援助:在维权过程中,如遇到困难,可以寻求法律援助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