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不断拨打用户电话,甚至深夜骚扰;
2. 使用恐吓、侮辱等言语,对用户进行心理压力;
3. 威胁泄露用户个人信息,损害用户名誉;
4. 要求用户支付高额滞纳金,加重用户负担。
1. 利益驱动: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润,不惜采取极端手段催收欠款;
2. 法律法规不完善: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暴力催收行为的界定不够明确,导致执法难度较大;
3. 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:部分消费者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因害怕个人信息泄露等原因,选择忍气吞声。
1.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: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暴力催收行为的界定,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;
2. 提高金融机构自律意识: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,规范催收行为,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;
3. 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:消费者在遭遇暴力催收时,要勇敢维权,向有关部门举报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