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利益驱使:部分电商平台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,对逾期未还款的消费者采取暴力催收手段,试图尽快收回欠款。
2. 道德沦丧:一些催收人员缺乏职业道德,将暴力催收视为“业绩”,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。
1. 隐私权受损:通讯录被爆,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,给其生活带来极大困扰。
2. 精神压力增大:暴力催收手段使得消费者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,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。
3. 法律风险:暴力催收行为可能涉嫌违法,消费者有权依法维护自身权益。
1. 电商平台加强自律:电商平台应建立健全的催收制度,杜绝暴力催收现象,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。
2. 政府部门加强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暴力催收行为的打击力度,依法查处违法行为。
3. 消费者提高维权意识: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,要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,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遇到暴力催收时,及时报警或寻求法律援助。
4.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: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,对失信行为进行惩戒,从根本上遏制暴力催收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