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电话骚扰:借款人逾期还款后,平台工作人员会频繁拨打电话进行催收,甚至深夜时分也不间断。电话内容多为恐吓、辱骂,严重干扰借款人正常生活。
2.短信威胁:借款人逾期还款后,平台工作人员会发送大量短信进行催收,内容包括恐吓、辱骂、威胁等,严重侵犯借款人隐私。
3.上门催收:部分借款人逾期还款后,平台工作人员会采取上门催收的方式,甚至威胁借款人家人。上门催收过程中,工作人员态度恶劣,言语辱骂,给借款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心理压力。
4.恶意抹黑:部分借款人逾期还款后,平台工作人员会恶意抹黑借款人,将其个人信息泄露给他人,甚至威胁曝光借款人隐私。
1.侵犯借款人合法权益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合法权益,给借款人及其家人带来极大心理压力。
2.影响社会风气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破坏了社会风气,加剧了社会矛盾。
3.损害互联网金融行业形象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损害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形象,使借款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产生质疑。
1.保持冷静:面对借款恐吓催收,借款人要保持冷静,切勿情绪失控。
2.收集证据:借款人要收集催收过程中的证据,如电话录音、短信截图等,以便维权。
3.寻求法律援助:借款人可以向律师咨询,寻求法律援助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4.向有关部门举报:借款人可以向有关部门举报借款恐吓催收行为,让相关部门介入调查。
1.加强行业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,严厉打击借款恐吓催收等违法行为。
2.提高借款人法律意识:借款人要增强法律意识,了解自身权益,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。
3.树立诚信观念:借款人要树立诚信观念,按时还款,避免逾期。
4.选择正规平台:借款人要选择正规、有资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借款,降低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