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法律法规滞后:我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对网络恐吓行为的界定和处罚力度不足,导致违法成本较低。
2. 网络匿名性:网络世界的匿名性为恐吓者提供了便利,使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恶行。
3. 部分平台监管不力:一些电商平台在用户投诉处理方面存在漏洞,导致恐吓行为得以滋生。
4. 受害者维权意识薄弱:部分受害者害怕报复,不敢报警或向平台投诉,使得恐吓行为得以延续。
1. 提高警惕,切勿轻信陌生邮件或信息。
2. 遇到恐吓威胁,及时报警或向平台投诉。
3. 加强网络安全意识,学会保护个人信息。
4. 增强心理素质,学会应对压力。
5. 积极宣传网络法律法规,提高公众维权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