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不断拨打借款人电话,甚至深夜骚扰,严重干扰借款人及家人朋友的生活。
2. 利用社交媒体、短信等渠道,公开借款人个人信息,甚至恶意抹黑借款人形象。
3. 以暴力威胁、恐吓等手段,逼迫借款人还款,甚至威胁借款人及其家人朋友的生命安全。
1. 平台监管不力:部分网络借贷平台缺乏有效监管,导致平台内部管理混乱,借款人权益难以得到保障。
2. 借款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:部分借款人缺乏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,导致个人信息泄露,为不良平台提供了可乘之机。
3. 借款人盲目追求高额回报:部分借款人因急于用钱,忽视风险,盲目选择高息借贷,最终陷入困境。
4. 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: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不完善,导致部分借款人缺乏诚信意识,恶意拖欠借款。
1. 加强平台监管:政府部门应加大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监管力度,规范平台运营,保障借款人权益。
2. 提高借款人信息保护意识:借款人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,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,避免被不良平台利用。
3. 借款人理性借贷:借款人应理性对待借贷,选择正规、有资质的借贷平台,避免盲目追求高额回报。
4.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:政府部门应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提高借款人诚信意识,降低借贷风险。
5.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:政府部门、金融机构和媒体应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,提高公众对网络借贷风险的认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