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未经债务人同意,擅自发送骚扰短信、电话等,严重干扰债务人正常生活。
2. 在催收过程中,使用侮辱、恐吓等手段,侵犯债务人合法权益。
3. 未按规定将逾期债务信息报送征信机构,导致债务人信用受损。
4. 违反《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》规定,未建立完善的催收管理制度。
1. 监管缺失: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起步较晚,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,导致部分平台在催收过程中缺乏有效监管。
2. 追求利益:吉祥购等部分平台在催收过程中,过分追求利润,忽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。
3. 内部管理不善:吉祥购等平台在催收过程中,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,导致违规行为频发。
1. 债务人权益受损:吉祥购等平台的违规催收行为,严重侵犯了债务人的合法权益,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。
2. 行业形象受损:吉祥购等平台的违规行为,给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负面影响,损害了行业整体形象。
3. 监管压力加大:吉祥购等平台的违规行为,迫使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,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。
1. 加强监管: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法律法规,加大对违规平台的处罚力度,确保行业健康发展。
2. 完善平台管理制度:吉祥购等平台应建立健全的催收管理制度,加强对催收人员的培训,杜绝违规行为。
3. 增强社会责任感:互联网金融平台应承担起社会责任,关注债务人权益,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。
4. 债务人提高维权意识:债务人应提高自身维权意识,遇到违规催收行为时,勇敢维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