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逾期催收的困境
1)催收成本高:电话催收、短信催收等传统催收方式成本较高,且效果有限。
2)催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:部分催收人员缺乏职业道德,采取过激手段,损害了消费者权益。
3)法律风险:过激催收手段可能涉嫌侵犯消费者隐私、侮辱人格等违法行为。
2. 逾期客户的心理压力
1.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:完善相关法律法规,明确催收行为的边界,加大对违规催收行为的处罚力度。
2. 提高催收人员素质:加强对催收人员的培训,提高其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,确保催收行为合法合规。
3. 优化催收手段:探索多元化的催收方式,如线上平台沟通、短信提醒等,降低催收成本,提高催收效果。
4.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:加强金融知识普及,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,避免过度消费和逾期还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