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成因
1)平台监管不力:部分借款平台在借款过程中,对借款人的身份信息、还款能力等审核不严,导致借款人逾期还款。
2)催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:部分借款平台雇佣的催收人员素质低下,缺乏职业道德,采取恶劣手段催收。
3)借款人自身原因:部分借款人缺乏金融知识,盲目借款,导致逾期还款。
2. 危害
1)侵害借款人合法权益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严重侵犯了借款人的名誉权、隐私权等合法权益。
2)加剧社会矛盾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容易引发借款人与催收人员之间的矛盾,甚至引发暴力事件。
3)损害借款平台形象:借款恐吓催收行为容易让借款人对借款平台产生信任危机,损害借款平台形象。
1. 加强平台监管: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借款平台的监管力度,严格审查借款平台的资质,确保借款平台合法合规经营。
2. 提高催收人员素质:借款平台应加强对催收人员的培训,提高催收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。
3. 借款人提高自身金融素养:借款人在借款前应充分了解借款平台的背景、利率、还款方式等信息,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。
4. 借款人积极维权:借款人在遭遇借款恐吓催收时,应保持冷静,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